古往今来,只要有营销行为和盈利动机,那么不论什么行业,套路、话术、甚至于题主所问的“坑”,都永远存在。只是相对于“狂野年代”张口胡来的诈骗性质(现在更常见于下沉地区),现在的“坑”更加不像坑,而更加地偏向“技巧”“专业”甚至“科学”;它们并不志在忽悠的学生去社区大学,或者非常低智商地告诉你可以保宾大,而是想办法在“底线”之上,让咨询的人为其附加服务、形象等附加值买单。
先来跟大家说说,以现在的情况,那些已经过时的、已经不能称之为“坑”、却还在一些不了解行业的人口中流传的“坑”。
一、留学机构的资质
已经2021年了,仍然有人认为曾经获得教育部“自费出国留学中介资格认定书”的留学机构才值得信任。首先,这个资质的审批已经于2017年被取消;也就是说,从事自费出国中介业务不再被“资质”卡着,而原先得到的资质,也宣告作废。其次,在留学机构仍然需要资质的年代,恰恰也是各种“坑”最狂野的年代;换句话说,有恃无恐。反而取消了资质之后,因为有太强的新生力量冲击,那些传统的中介才不得不优化自己的前端后端体系,试图跟上市场的发展;一些跟不上的,已经不再活跃于这个市场了。
总而言之,取消了资质的审批相当于鼓励行业的发展,让有志留学的家庭用脚投票,那些有恃无恐的“坑”才迅速被填上。因此,如果现在还有拿“资质”说事的,可以说首先就没把你当成会查找信息的现代人。
二、顾问背景
这是取消资质之后市场涌入太多新机构新中介才出现的情况:不少机构开始包装自己的顾问,动辄毕业于美国前20、英国G5。但这一点不仅没必要,更有些匪夷所思。
一方面,留学顾问并不需要毕业于名校,或者一定要有留学经历。对于顾问,因为要跟你商量专业、定校、做规划方案,他们必须要有专业度,包括:
- 对常申学校、专业的了解;
- 学校和专业分数、英语成绩、文书、作品集等要求;
- 大致截至时间、提交材料内容;
- 招生政策的变动;
- 学校或专业对学生背景的要求;等。
但留过学与否,并不代表着ta是否有这个专业度。即使有留学经历,最多也只了解自己的专业、学校,其他专业仍然是盲区,对于机构来说要付出的培训成本是一样的。因此,专业的顾问≠有留学经历的顾问,而应该有:
- 不错的英文,可以理解招生信息和政策;
- 较强的自学能力,能主动查找、更新信息(特别是美国院校);
- 较强的记忆力,在规划定校时能给出合理的方案;等。
而这些跟是否留过学都没有关系。
另一方面,包装顾问留学背景的思路我也很难理解。按照正常的想法,出国留学学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毕业之后理想情况是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做留学顾问的人有,但并没那么多。宣传留学毕业后从事跟专业完全不相干的工作,这一点恰恰在消解留学的价值:看,华盛顿大学毕业,不也就做留学顾问吗?
所以我的建议是回归本心,把“制定合理规划”“帮助XX位学生找到合适方向”“与文书老师配合帮助XX位学生argue到了offer”等作为宣传的主打,这样比较合理。
这里作为对比,作品集培训行业则相对理性,很少有机构直接把顾问的毕业学校作为宣传卖点,而是更加倾向宣传老师的背景,这点我们之后详细讨论。
可以轻松避免的“新”坑
说完了一些本不该是坑的坑,现在跟大家说说新的、更“文明”的坑。
一、“逆袭”好offer
服务相对同质化的传统留学中介领域,“逆袭”可以说是应对被卷比较好的宣传策略。低GPA申到好学校,是所有人都乐见的,而学院和专业似乎容易被忽略。最典型的就是以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东北大学为首的一批SPS(School of Professional Studies)学院,录取标准相对其他学院要低不少,但仍然挂着纽大、哥大的名头。在一些留学目的就是拿个文凭的人看来,这是个好的选择;尽管批评和维护的声音同时强烈——从我个人来看,SPS并不就代表“水”,只是学校开设的、更加面向社会工作人士的项目,学术性不高——但这并不影响一些留学机构把这样的案例作为“逆袭”来宣传。因此再看到这样的宣传,记得留个心眼,看清楚是什么学院什么专业再说。
而在这方面,艺术设计类还属于相对小众的领域,想学什么专业,有哪些学校开设、师资资源就业如何,已经非常公开透明了,基本没有SPS这样容易混淆视听的存在;另一方面,学艺术和设计专业,逆袭是有可能的,因为作品集在你申请中的比重非常大,成绩一般的情况下,作品集足够出色就够了。
二、靠文书逆天改命
相对作品集行业来说,传统留学中介的服务内容没有培训,因此服务内容主要就两项:规划和申请。但对于咨询过多家、或者目标是英国、澳洲等国家的同学来说,正常机构规划定校的清单应该不会有什么差别,那么能体现出特色的就剩下文书了。
先撇开英联邦国家来说,因为绝大部分院校的文书就是走个过场(牛剑除外),成绩不够,文书的用处实在有限。
对于美国、加拿大这些国家,因为学校有较大的自主权,不同学校文书在申请中所占的比例并不相同(尤其研究生阶段),因此一些留学机构的主打卖点、甚至唯一卖点就成了文书。
这其实很难称之为坑,因为同等硬件条件下,文书质量更高、更真诚、更有看点,的确会给你一些优势;但这个优势十分有限,而且前提是硬性条件差不多,基本没有单靠文书“逆袭”的案例。到这里可能大家会想起来,斯坦福曾录取某位申请文书写满“黑命贵”的同学;大家可以去查一查这位Ziad Ahmed的成绩、活动、经历有多优秀,才没被这段写满口号的文书影响。
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寄希望于文书逆袭;因为学校并不傻。学校最看重的是,你是个优秀的个体,同时文书写得不错;哪怕文书一般,但只要你够优秀,一样会录取。
三、追求“背景”
在过度渲染文书重要性之后,一些留学机构会宣传文书老师的“背景”,比如是不是跟你申请的专业一致,甚至某位文书老师只申请某个或者某几个专业。这也属于比较贫乏的宣传。
文书老师当年学的什么专业,跟ta申请什么专业,没有任何关系;文书又不是写论文。在这一点上,只要你和文书老师沟通充分,让ta能理解你的专业,你的学术经历和活动就够了。而且,文书老师更重要的应该是英语能力,甚至夸张一点说,根据你雅思托福水平来写或者润色文书的能力。
此外,对于大部分专业来说,ps上能发挥的空间太小了,把学校要求回答的几个问题有条理、清晰地回答清楚,通常字数已经到限制了,千万不要追求特别华丽复杂的语法和用法;用得蹩脚不说,让招生办老师看得头疼。即使对于文商科专业,content is king,在essay里阐明你的观点和方法论就够了;只要不是学创意写作这类专业(本身也很少招收非英语母语的同学),简明英语是最佳选择。
四、外教修改
这个可以当作一项附加的bonus,甚至一些情况下可能是减分项。如果学文商科,特别是传媒等专业,而且你雅思托福分数本身考得就很高,那么为了冲刺top1或者top3这类学校,可以尝试找外教润色一下文书;但如果你本身托福也就90多分、雅思刚够,结果交上去一篇特别地道的、一看就是母语使用者写的文书,简直有些画蛇添足。
五、免费
这一点其实我有些不想说,因为我以为大家会了解其中的利害,但似乎并没有。所谓的免费留学中介都是申请英联邦国家,特别是英国、澳洲等,近几年出现的新型中介,主打的特点就是不向学生收取任何中介费,只向学校收取commission。对比之下,传统留学中介似乎优势全无。但问题在于,因为不收取中介费,所以留学机构的所有收入就要来自于学校;在一些情况下,一些机构会劝说学生申请commission更高的学校,从而实现更高的利润;另一些可能把合作关系密切的学校放在选校的list里,确保成功率;因为没有服务费,所以你的选校范围可能发生变化。另外,同样因为没有服务费用,所以文书、申请等环节可能不如传统中介那么专业和有经验。
上面讲了一些普通留学中介当前可能会有的坑,接下来讲一点艺术设计类同学更多接触到的作品集机构中可能有的坑。
六、保排名套餐的坑
很多学生觉得,只要保了排名就可以进入最顶级的院校了,事实并非如此,部分机构会在它们的排名表中故意删减掉一些比较难进的学校,我就看到过像时尚管理这样的专业把南安普顿排到第一位,而LCF和曼大这样的学校却排在比较靠后,所以同学应当多对比一些机构的排名,看一下是否有删减。
另外,还有一些机构会把保排名套餐的退费比例写到很低,也就是说即使学校没有保到,机构也不会承担太多的责任。最后,还要告诉大家的是很多机构每档保排名的差价都很大,其实光从保排名套餐来说的话,无论是保前1还是前3成本差距不会很大,但是前1到前5的成本就会比较大,一般保前1或者前3机构都会给配最好的老师,给的课时费也会高很多,而且会有更多的背景提升活动,如果前1和前5对比差价比较大的话也是比较正常的情况,但前1和前3对比差价超过倍的话,就算比较溢价的了,我甚至还见过有机构保前1和保前3差3倍的价格,这种定价就提夸张了。
七、服务中的坑
一些作品集机构给到的服务和产品中描述的并不一致,问题特别多的有招生官审核、跨学科课程以及夏校。
先说一下招生官审核。不少所谓的招生官不过只是学校的marketing而已,对本专业还真不一定比老师了解的多,有时候招生官审核更像是为了增加服务单价的一个服务,当然,我也见过一些机构的招生官审核是请来某个专业系主任,这样的审核是非常有效,且有价值的,这一点也很容易判别。
再说一下跨学科服务。跨学科服务我见过好的,也见过非常不好的。好的跨学科服务,一定是配合度很高的2到3位老师去带学生,并且学生数量通常也不太会超过4个,这样小班的模式效率更高,并且老师基本可以关照到每一个学生。不好的跨学科,通常每个班级学生会在10个以上,美曰其名是跨学科,其实是想快速消耗学生课时,所以在报跨学科之前一定要问清楚小组内的人数。
最后再说一下夏校。很多机构会把游学和夏校混为一谈,大家只要记住,夏校一定是通过官网申请的,而游学更多的像是走马观花,是不需要通过官网申请的,并且夏校的课程都是和正式大一课程有匹配的,是可以减免大一学分的,所以学生们要分清这两者的差别。
八、老师的背景
相对于留学中介渲染顾问和文书背景来说,作品集机构宣传老师背景逻辑上更加行得通;而且在行业发展的初期,大家都会觉得好老师=好背景。但背景好并不一定代表着带出的案例好,一切还是要看这位老师最近带出来的成果如何,不要看其他无关的信息。
案例方面,学生一定要多听老师去讲解几个案例,因为新老师经验不足,并没有几个自己的案例,这就导致很多学生都不会去选择这样的老师,很多脑子比较活的新老师为了签下学生就想到一个办法,把其他老师的案例说成自己的不就成了!因此,让学生去听多个案例是为了确保老师讲这些案例的时候都是有一致性的,如果不是自己的案例,老师一定不会比自己的案例讲得好,而且会有明显的区别,特别在细节方面一定是讲不好的。用这个方法可以很快速且有效的判断出案例是否是老师自己带的。
最后再说一下优惠和价格,一般机构都会给到百分之5左右甚至百分之15的优惠。在任何一个时间点签都会有百分之5到15的优惠,所以在完全了解机构前,不需要太过于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