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留学网 国际学校 什么时候读国际学校?读哪类国际学校好?

什么时候读国际学校?读哪类国际学校好?

什么时候读国际学校?

读国际学校最适合什么样的人—本科阶段就明确要出国留学或者随时准备移民的,并且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

对此我建议,国际教育的路线要尽早规划,最晚7、8年级就必须来国际学校就读了。世青国际学校6、7年级的家庭作业形式已经是论文为主了,两到三周交一篇,跟大学的作业方式一样。不经过这种训练,读公立高中上两年SAT培训班就出国留学,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留学生本科读个6、7年的大有人在,况且大陆留学生每年的汰率在30%左右。所以,一旦选定国际教育路线,就要尽早来就读。

如果是男孩,我个人建议先上几年公立学校,7、8年级再转国际学校也不迟。因为男孩今后要在社会上立足,必须面对竞争压力,在公立学校的竞争体制和严格要求下锻炼几年也很有必要。对于女孩子我个人就没有这样的建议。

即使7、8年级再转来国际学校,但来国际学校之前英语记得一直不能放松,否则入学测试这关就很难过。

择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命题。如果不调查、不分析、人云亦云,那么从一开始就输了。和很多人生的重要问题一样,对于国际学校的选择并没有完美答案,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两个选项。未来更需要家长具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1看口碑

也就是美誉度,一个学校品牌的核心。新浪网今年6月针对6800个家庭的问卷调查显示国际学校在读生家长90%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位,其中35%拥有研究生以上学位,50%家庭年收入在100万人民币以上。

不难判断,国际学校的家长是一个具有高知识程度和高收入特质的小圈子,相互认识的很多,不同国际学校的家长可能是朋友、邻居、同事。由此,国际教育学校的品牌传播方式只能是靠口传,商业策划和招生广告在这个领域的作用十分有限。

虽拥有豪华的团队,高大上的校园,但只做表面文章,不抓教学质量,同样有可能被这群独立思考的家长所抛弃。

2看创办人背景

个人觉得可以了解一下学校创始人的背景和学校发展途径,很可以用来判断一家学校的特点和风格。民办国际课程学校的创始人主要分两类,教育家和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家。

因为这些创办者个人背景差异很大,必然体现在治学风格上有极大不同。全盘西化的、中西合璧的、英式的、美式的。..班主任制的、导师制的。尽管家长很难接触到学校创始人和校董,但是了解这些的背景对于判断它是什么样儿的学校很有帮助。

3国际认证&课程项目

抛开学生和教师的多国多文化属性,没有国际认证的学校不能算国际化教育。常见的针对院校的认证如 国际学校委员会CIS(Council of International Schools)、美国西部院校联盟WASC(Western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Colleges)、中蒙国际学校联盟等等。

学校开设的课程同样需要获得授权和认证,没有全球化的认证的课程不能算国际课程,比如现在大热的IB、AP、A-LEVEL等等。

如果很难区分学校所谓的好坏,最直观的就是看国际课程考试分数或者通过率,虽然有点点功利主义。全球范围内国际学校采用最多的是IB课程,国内直译为“国际文凭项目”,尽管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但全世界160个国家的孩子都在学同样的IB项目,每年5月有一次全球大考,类似于高考。咱国家的高考只有两天,IB要考一个多星期,达到24分就可以拿到金灿灿的国际文凭,但难度很大。和我们所推崇的高考平均分一样,一所IB项目学校的大考通过率和平均分可以大致判断学校的教学水准。

4看师资

国际学校最大的一块成本就是人力成本,很多学校人力成本占到全部支出的75%-80%。北京很多国际学校在官方网站上公示教师的工资待遇,60万年薪的一线教师算是公开信息里最高的了,一般在40万左右,再低就很难招到好老师。

北京地区的国际学校聘用的外籍教师一般在80位以上,大型学校有200多位外籍教师长期服务的,国际学校的师生比是肯定不会超过1:10的。通过一家学校的师资配备可以侧面了解他的实力。

5看硬件

因为京城几乎所有的国际教育学校我都访问过,单从教学硬件条件上确实都是一流的,区别不是太大。而校园环境就差异很大了,有奢华的、有局促的、有洋派的,有传统的。新开业的北京凯文学校占地350亩,是我个人参观过的最漂亮的中小学校园。

当然还是个人的观点:校园是不是高大上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并没有实际意义。豪华设施,是仅仅来了贵客展示用还是给学生每天使用才是家长应该关注的。有位媒体圈朋友也是国际学校的家长表达过:相对校园漂亮与否,我作为家长更关心卫生间没有有干净的纸。

当然硬件和校园环境之外,还有距离和交通问题,择校时“近”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太小的孩子每日里在路途上奔波肯定不是最优选择,为了孩子上学搬家,安家成本和交通成本往往会远超孩子的学费,不可忽视。

6看生源

哪个学校出中高考状元对于传统教育十分重要,对于国际教育则没有状元这个概念,因为大学是申请方式的。

有的家长觉得你学校有进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的毕业生就说明你们的教育水平高。必须客观的说:个体的所谓成功并不适合作为择校的首选条件,因为行家都明白所谓“牛孩”的经验是无法复制的。不能忽视天赋和家庭教育的成功,学校把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名牌大学的所谓成功揽在自己身上是很片面的。

看生源是自己去观察这个学校的在校生,看他们的精神面貌。看他们的毕业生现在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不是看他们进了什么大学。

7看发展周期

一个学校发展周期在三到五年,北京2012年开办的一家国际教育学校就是在第三年关闭的。北京的新增的国际学校第一年招生数量一般就在一、二百人左右,即使你有豪华的硬件,高端的团队,家长也多在观望状态,因为市场需求大,招满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但口碑是不是能保持要看教学质量,如果招生三年还正常运营并保持良好的美誉度,比如北京鼎石学校和清华附中国际学校,虽然都是新学校,但口碑不错,那就是值得选择的院校。

总之,国际学校并没有想象中的完美,切勿对公立教育一通抱怨,转身就奔向国际学校,搞清孩子的问题所在更重要。在择校这件事上,没有哪个国际学校最好,只有适不适合你家孩子,父母更要有自己的判断。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采编过程中难免出现信息来源不明的文章,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我们尊重您的知识版权,并按要求尽快做删除处理。请在本文底部【评论留言】或发送邮件至blogmen@126.com举报。

本文内容收集整理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国际教育指南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ffchina.com/357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