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留学网 国际学校 进国际学校都是为了学好英语?是入读世界名校的捷径?90%的家长都错了!

进国际学校都是为了学好英语?是入读世界名校的捷径?90%的家长都错了!

3、4月份都是国际教育展特别热闹的时候,家长们奔走于各个国际学校的展台中,一边询问着学校的升学情况,一边手上翻阅着册子了解学校开设的课程体系和相关活动。大部分家长对于择校是十分谨慎的,常会问招生老师很多问题。

“学校上的是AP还是AL啊?”

“AP和IB哪个难啊?“

“年级前多少能上美国前30的大学?“

“学校有乐团吗?“

我们发现大部分家长对AP、AL、IB国际课程体系和升学最为关注,其次是素质教育和相关活动。了解课程体系、升学情况、竞赛活动等等非常必要,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

但是,还有部分家长似乎对国际学校在理解上存在些许偏差。

“国际学校有钱就能上吧?”

“去国际学校上学不就是为了学英语。”

“孩子现在学业压力那么大

去国际学校轻松些吧?”

“学费一三四十万,是不是上名校就有保证了?”

以上这些问题,说明部分家长对国际学校的理解是片面的。结合我自己做过的功课,以及查阅和接触到的一些信息,今天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看看这些误区你有没有中招。

误区一:“为了孩子入学,我可以捐座图书馆”

一些家长认为,相较于孩子的学习能力,钱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国际学校的敲门砖。觉得只要有钱,孩子入校很容易。刚好前两天我读到一位妈妈写的文章,她在为自己孩子考察学校的时候,遇到了一位想通过捐图书馆让儿子入学的爸爸。

因为他觉得自己儿子语言发育的慢,话说不清楚,遇到面试一定会失败,所以跟校长提出要为学校捐赠一座图书馆。校长接待了他,并且明确地表示对于无偿捐赠的行为,学校很感激也很欢迎,但一切都不能作为孩子的入学条件

建议这位爸爸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并且耐心地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正常的报名流程。

图片
确实,这位妈妈考察过的鼎石、哈罗、乐成等等有名的第一梯队校中,有些学校从小学开始光学费就20-25万左右,再加上其他一些七七八八的杂费,一个孩子一年的开销就能到40-60万,普通家庭承受是有压力的。

但是这些学校也不是只要有钱就能入校,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录取标准,大可不能将国际学校的费用和孩子入学的难易程度挂钩,不少国际学校除了面试孩子,还要面试家长。而贵则体现在其优质的师资,校舍的硬件设施,明亮的图书馆,符合国际标准的游泳池、科学实验楼、艺术中心等等,还有国际认证的学习体系让孩子能无缝衔接国外课程。

虽说选择国际学校的父母,先要储备足够的教育资金,确保不会给家庭带来过重的负担,但同时也要清楚钱不是万能的,如果还留有上国际学校就是“贵族”间的攀比,那就片面了。

误区二:“进国际学校都是为了学好英语”

诚然,很多家长觉得国际学校全英教学,有氛围有环境,孩子自然能学会英语听说,能自然地与外教、外国友人自由交流。

但是,要知道一所国际学校除了英文教学之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国际化视野。国际课程包罗万象,授课体系、教学模式、课外活动、学术探究这些都是要让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有所成长,获得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有益于孩子未来发展,可不是有几个外教用英语讲讲课就是国际学校了。

图片
误区三:“国际学校就是入读世界名校的捷径”

我们只能说国际学校是通往海外高校的一条道路,但不一定是捷径。

前面提到的那位妈妈在她的文章中,特别注明了一位校长的话,我在这里引用一下“如果您的孩子只是为了进入海外著名高校而来国际学校,我并不建议这样。

根据历年的数据,在北京的公立学校申请到Top海外高校的学生数量是国际学校的学生的好几倍,各位选择让自己的孩子来国际学校学习,首先考虑的不应该仅仅是‘考学’这件事,而您整个家庭是不是认可国际学校的教育理念,您想让孩子的学习生涯有怎样的经历,才是最重要的”。

图片
国际学校确实有着多方面的优势,比如学习初期让孩适应国外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提高并强化语言能力,接触全球化的课程,更清晰海外高校的申请流程等等,但是每年很多从国际学校去美国常春藤的学生,无一不是通过自身的努力。

家长们要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国际学校,要陪伴孩子面对任何一条可能充满挑战的道路。国际学校不是备选项,也不是名校的保险箱。

误区四:“去了国际学校,

就能享受快乐学习无压力”

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逃避一考定终身的高考,逃避国内应式教育的压力,就认为国际学校没有那些写不完的作业和试卷,不用天天捧着课本背诵,还有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体育比赛、冬夏令营,是不是还能去海外游学,比起公立普高学生整日题海战术,日夜苦读,国际学校就是轻松和快乐。

图片
事实上,国际学校的学业压力并不轻松,只是给了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如果看看申请海外高校的要求,就会发现孩子们在进入国际学校的那一刻就面对着各类考试,托福、雅思、SAT/ACT、AP、AL等等,不同课程体系,考试还不同。

除了这些“大考”,还有各类校内的考试,同时还要花时间去开展课外活动,做学术探究,培养自己的兴趣特长。所以,国际学校并没有很轻松,只是各自努力的方向和方式不同,每一项都不可掉以轻心和将就。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采编过程中难免出现信息来源不明的文章,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我们尊重您的知识版权,并按要求尽快做删除处理。请在本文底部【评论留言】或发送邮件至blogmen@126.com举报。

本文内容收集整理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国际教育指南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ffchina.com/408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