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出国留学的初衷可能越来越多是“挑战自我”和“寻求不同”。
1
讲两个留学的故事
19世纪中叶,正值晚清的时候,中国广东省一个贫苦农民家,有一个孩子,从小在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读书。那个年代,条件比较好的家庭都会让孩子去考科举考功名,教会学校能够收到的一般都是像这个孩子一样,家庭贫寒。教会学校的美国老师要回美国了,但是特别喜欢他,所以就把他带到了美国。
去美国的时候,孩子十几岁。他在美国念了两三年的预科,成功地申请到了耶鲁大学。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耶鲁大学毕业的中国人,同时他也加入了美国国籍。
容闳:中国留学第一人
眼看他就要在美国非常好的发展自己事业的时候,他想到了自己出生的地方,还是如此糟糕。那时候差不多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一个时候,他在想自己应该为自己真正的祖国做些什么,于是他就回到了中国。回到中国之后他做了很多大事,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到后面的辛亥革命,他都是中间非常强大的推手。
和这些看起来更大的事情相比,他做的另外一件事情,意义同样深远。
他组织了一百多个中国孩子到美国留学,这批人后来称为“留美幼童”。
这批留美幼童中出了很多后来影响非常大的人物,比如说大家都听说过的,中国第一位伟大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比如说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和北洋大学的创始人,比如说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
再比如另外一位年轻人温秉忠,他可能大家不熟悉,但是后来他回国之后,就把自己的三个侄女送到美国留学,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宋氏三姐妹。
温秉忠
留美幼童这件事情,后来没几年就被清政府叫停了,因为他们发现,这些人到了美国之后,剪掉了辫子,心也不再归属大清。
事实上,美国文化对于年轻人、对于小孩子的影响力真的是非常大。刚去美国的时候,他们的寄宿家庭妈妈会冲上去对他们又亲又抱,把传统中国家庭长大的中国小男孩吓得半死。
但是当这些留美幼童回到国内之后,他们给自己的美国寄宿家庭写信,在信中很难过地说,“为什么我的爸爸妈妈从来没有拥抱过我。”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人出国留学的最早的故事。
2
为什么还要出国留学
关于留学的故事我就讲到这里。我为什么要讲这些?是因为我非常遗憾地看到,大多数中国家长在思考留学的时候,并没有想,为什么要让孩子留学,让孩子留学意味着什么。
好比他们在申请国外的学校的时候,听说要托福、SAT,要GPA甚至要日常的活动,他们也并不去想为什么这些学校会要这些东西。他们想的只是:你要,我就给。
没有,我就花钱包装,花钱请人帮我弄,帮我炮制。
这些家长完全没有想,“为什么国外的学校会看这些?”他们也不在乎。他只想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塞进这套体系中。
但小编想说,出国留学不是唯一的成功之路,也不适合所有的学生。但留学可以让我们在不同的环境获得独特的经历,这是书本上无法获取的财富。
在国外的经历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在什么地方有优势,什么地方有差距,什么地方有机会留下自己的印迹。遍布全球的同学和朋友既是独特的资源,更是激励的源泉。
可能有学生和家长会说,出国留学费用太高了,不是我们能够做的选择。其实,很多国外的大学都为学生提供奖学金。
3
去哪里留学比较合适
话说回来,高考当真是唯一的通往美好人生的独木桥吗?其实也未必,出国留学对很多家庭来说,将会越来越成为一种更好的选择。不过,很多人提到出国留学,会觉得很遥远,会认为是有钱人才会考虑的事情,其实不然。
今天主要跟大家介绍一个工薪家庭也完全能承担得起,留学性价比超高的国家——马来西亚。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所以很多国人可能会觉得马来西亚很弱小,甚至会觉得去马来西亚留学不可思议之类的。
NO,NO,NO……马来西亚并不是你想的样子?马来西亚是一个经济发达,英语环境好,且教育质量与文凭含金量都很高的英联邦国家……. 所以,我建议工薪家庭如果考虑给今年高考的孩子多一个选择,请认真了解一下。
马来西亚留学 | 家境普通的我,还应该去留学吗?
出国留学可以让我们有更广阔的视野,获得更好的成长,获取更强大的能力。如果选择了出国留学,我们要做出更多的准备和付出,不仅是在申请阶段,更多是在学习阶段。
只有做好准备并且做出更大的努力,我们才能在国外获得不同的经历和成长。出国留学不是为了能够有更好的工作和更加舒适的生活,而是去挑战自我,去跟与自己不同的人一起学习生活,从而获得更有力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