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留学网 出国读本科 23年英本申请数据:来看看是谁在和你“抢offer”?

23年英本申请数据:来看看是谁在和你“抢offer”?

UCAS发布了

截止2023年1月25日的英国本科申请数据

先来解读一下各项数据

此次是除牛剑及指定专业后

所有院校及专业提交申请的截止日

大部分的英国本科申请都已完成递交

这份数据大致能体现整个23申请季的情况

图片

截止到1月26日

共有596590份申请通过UCAS进行递交

中国大陆学生递交了27710份申请

23年英国本科申请情况

除了公布本科申请人数,UCAS还提供了今年跟过去几年同期的对比。

其中关注度比较高的几方面:

申请总量

中国学生申请数量的变化

最热门的本科专业

根据UCAS发布的数据,截止到2023年1月25日,共有596590人通过UCAS递交了英国大学本科申请,对比2022年同时期的610630,申请人数减少了14140,下降2.3%

图片

黄线为英国本土学生数据,蓝线为国际生数据

再来看欧盟和非欧盟的留学生申请数,欧盟是20500,同比2022年减少了320人,非欧盟是94410,同比2022年增加了3820人。

欧盟申请者数量一再暴跌,从2021年起就一直呈直线下降,看来“脱欧”对英国的影响还在继续。

图片

2023国际生申请人数

下面是来自不同地区的申请人数情况(截止2023.1.25)

# 英格兰:405130

# 北爱尔兰:17020

# 苏格兰:40420

# 威尔士:19100

# 欧盟留学生:20500

# 非欧盟留学生:94410

图片

欧盟以外的国际需求还在持续增长,各个年龄段的申请人数增长了3.1%,主要是尼日利亚的申请大涨 23%美国的申请量上涨9.9%新加坡的申请量上涨了6.5%印度的申请量上涨5.4%。国际学生对英国的兴趣依然浓厚。

图片

中国学生申请人数下降

根据UCAS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1月25日,中国大陆共有27710人递交了申请,对比去年28930人,减少了1220人。

图片

中国学生23年在UCAS递交的英国本科申请:

⭕ 中国大陆:27710份(较去年减少4%)

⭕ 中国香港:5680份(较去年减少5%)

⭕ 中国澳门:180份

⭕ 中国台湾:460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加起来一共34030份,在非欧盟留学生中占36%之多。中国仍然是申请人数最多的留学生来源国。

《泰晤士报》认为,疫情造成的学习中断,可能是来自中国大陆申请量下降的一个原因。随着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中外航线陆续恢复,出入境手续简化,中小学学习恢复正常,疫情对中国大陆学生进行留学申请的影响正在减弱,明年申请人数反弹的可能性很大。

热门申请专业

根据UCAS提供的数据,2023申请季截止2023年1月25日,申请最多的几个本科专业是:

⭕ 医药相关专业:360980份

⭕ 商业与管理:333330份

⭕ 社会科学:299910份

⭕ 设计、艺术与表演艺术:242670份

所有专业的申请人数如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非欧盟国际学生的喜好则有一些不同,最受欢迎的专业是:

⭕ 商业与管理:90660份

⭕ 社会科学:67700份(较去年上涨4%)

⭕ 工程与技术:49410份(较去年上涨13%)

不过商科似乎也开始“退热”,经历了连续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后,2023年申请人数小幅度下降,社科和工程方向则还在持续“发力”中。

非欧盟国际生的专业选择中,增长最为迅猛的依然是计算机方向,2023年共有34960人申请,比2022年多了4130人。可以看出,大家还是十分认可未来计算机方向的就业的。

重申人数继续增长

有一点需要注意,2023入学申请中,约54万人属于首次申请,5.8万人属于重新申请。

重新申请的总数增加了3.9%,其中大多数是19岁的人提交的。19岁的申请人总数也比去年增加了0.8%,显示出这个年龄段的人对上大学的决心很强。

图片

其中可能包含的原因有:

去年A-Level、GCSE大考回归,很多学生的考试分和预估分有差别,导致没有达到offer上的“有条件录取”标准。

这部分同学要么参加补录寻找位置,要么gap一年重新申请。

图片

图片

还有可能涉及已经读大一的学生,本科课程的考试今年也压分严重,对本科学校和专业不满意的、或是考试成绩未达标影响继续学业的,可能考虑重新申请本科。

英国大学开始动作

虽然疫情带来的影响正在减弱,中国大陆留学生人数也不会无限制增长。

随着中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中国青年人口减少,中国学生在国内顶尖大学学习的机会可能会上升。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预测,中国学生将“越来越倾向于留在本地周边地区”。但也有专家认为,至少在未来十年,随着2005年至2015年出生的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攻读海外学位的中国学生人数将继续增加。

奥纬咨询公司(Oliver Wyman)的数据显示,在中国,留学生与没有留学经历的学生相比,就业后的“工资溢价”正在缩水,昂贵的海外教育带来的“回报”正在减少。另外,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中国中上层家庭的财富积累,留学需求也会产生相应变化。而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大多数留学生来自中上层家庭。

图片

申请会变得更简单吗

未来中国学生在选择留学目的地和院校时,会更倾向于选择回报高的大学和专业。特别是,集中在那些有着更高声誉和更好就业前景的名校,如G5,QS前50大学,而这些大学通常招生量相对固定,因此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这种情况下,申请量下降并不意味着申请成功率就会上升。相反,当更多的学生申请同一所学校时,竞争会更加激烈,使得申请成功率降低。因此,不能单纯地从申请量的变化来评估留学申请的成功率。

更不用说,现在其他国家的申请量还在上升,中国学生的竞争对手不只有自己人,还有印度人、美国人... 在国际生总申请量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国际生内部竞争会进一步加剧。

图片

对于英国本科申请,学术成绩、语言成绩、竞赛背提、文书四要素都十分重要。

硬性要求-学术:学生在申请英本时需要匹配专业学科,不论是理工科、商科还是文社科,都需要考虑专业方向、选课情况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等。

软实力-文书:文书会考察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付出情况,包括70%的学术部分以及30%的非学术部分,其中非学术部分也是拉开与其他学生差距的地方。

软实力-活动:学科类竞赛、论文竞赛、商科类竞赛以及科研/实训等都可以根据自身爱好进行选择。

国际项目分类主要有数学类、计算机类/工程类、物理类、财商经类、生物/化学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创新类等。

图片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采编过程中难免出现信息来源不明的文章,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我们尊重您的知识版权,并按要求尽快做删除处理。请在本文底部【评论留言】或发送邮件至blogmen@126.com举报。

本文内容收集整理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国际教育指南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ffchina.com/801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