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 is powerful
每年大学申请季结束,总有不少家长感叹在大学选校时出现失误,没有选择正确的策略。今年也不例外。
不少学生条件很优秀,比如GPA unweighted 4.0, AP 十几门,Club President 好几个,又有竞赛,又有义工,却被心仪的大学拒绝。而同一学校不如他的同学,却拿到了Offer。
总结下来,小南老师发现有不少学霸被保底校脆拒,而普娃被录的情况。因此很多家长认为大学录取就是玄学,那么事实真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一些大学舍弃最优秀的学生,是因为对入学率的考虑,也就是录取中常见的塔夫茨综合症(Tufts Syndrome) 。
1.
大学入学率
说到塔夫茨综合症(Tufts Syndrome) ,就必须谈谈大学入学率(yield)。
大学入学率是指被大学录取并最终选择前往该大学就读的学生人数与该大学发出的录取通知书数量之间的比率。
一般情况下,大学录取的学生数量会超过该校招生计划的人数,因为总有一些学生会收到多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最终选择哪个大学就读完全取决于学生的个人偏好和其他因素。
实际上,大学入学率反映了大学对申请者的吸引力,以及大学的声誉、学术水平、师资力量、学生生活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高入学率意味着更多的申请者选择到该大学就读,大学能够吸引到更多优秀的学生。
同时大学根据这些信息也可以进行招生策略的调整和优化,进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招生规模和质量。
另外,高入学率能够提升大学的声誉和排名,它是评价学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之,大学入学率是大学招生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大学的发展和排名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塔夫茨综合症
大学入学率最高的几个大学都有超过50%的入学率。但即使是入学率最高的哈佛大学也有20%的新生拿到录取通知却选择其他学校。
为了提高入学率,大家最熟悉的做法是早申中的提前决定 (Early Decision, ED)。ED的学生一旦被录取就不能再去别的大学,这部分学生的入学率就变成了100%。
为了多拿到ED的学生, 宾大 (UPenn)把早申变成了RED(Restrictive Early Decision )。芝加哥大学和东北大学则加入了ED2 的行列。
更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把那些牛娃拒掉。这个现象就叫做“塔夫茨综合症(Tufts Syndrome),又叫入学率保护(Yield Protection)。从名字就知道,由塔夫茨大学首创。
塔夫茨综合症(Tufts Syndrome)是指一些高等学府为了防止被考生当作“保底学校”而采取的一种拒绝录取的策略。该现象得名于美国塔夫茨大学,这所学校曾多次被指出因为担心考生不会选择该校而拒绝录取被认为是“超级优秀”的学生。
3.
塔夫茨综合症的来源
申请大学的时候,我们一般将所选的大学分为三档:冲刺校(Reach)、匹配校(Match)和保底校(Safety)。
塔夫茨大学的招生官发现,那些超牛的学生申请了他们学校,录取了之后经常不来。因此,对那些个人背景特别优秀的学生,塔夫茨就毫不犹豫地把他们拒了。
这样一来,录取率下降了, 入学率也上升了。但是高中生们却越来越无法决定保底学校,学校也失去了部分本来可以招来的优秀学生。
其实,塔夫茨大学在USNews排名榜上名列第28,但它却是一众藤校的备胎。
因此,选择保底校一定要避免那些进行入学保护的大学。保底校是你的最后一道防线,以避免沦落到无学可上的境地。
4.
如何避免塔夫茨综合症
通常来说,塔夫茨综合症常常出现在那些招生标准较高、名气较大、申请人数众多的学校。这些学校担心自己的录取率过高,被认为是“保底学校”,而不是考生的第一选择,因此会拒绝录取那些被认为过于优秀的学生,以保持自己的录取率,入学率和排名。
然而,这种做法会让那些实际上非常想去该校的学生感到失望和困惑。这些学生可能在申请时将该校列为第一志愿,但最终被拒绝录取,因为学校认为他们更有可能选择其他名校。
小南老师在此总结了一些避免塔夫茨综合症的方法:
01
要了解自己的录取机会。在申请美国大学之前,应该仔细研究每个目标学校的录取标准和历史数据。
02
要展现对目标学校的兴趣。在撰写申请文书和面试中,表现出对目标学校的真正兴趣和热情,让学校招生官感受到你真的是想去该校,而不仅仅是将其作为一个备选选项。
03
注意在申请文书和面试中,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实力,以免被认为是那些只关注排名和名气的“超级优秀”考生。要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兴趣、优点和志向,让招生官更好地了解你的整体形象。
最后小南老师提醒大家,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不要只盯着那些名气大、排名高的学校,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塔夫茨综合症的影响,也可以更好地适应目标学校的教育环境和文化,度过愉快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