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留学网 出国读本科 常春藤和文理学院,美国本科教育谁更适合?

常春藤和文理学院,美国本科教育谁更适合?

比如普林斯顿、哈佛的本科和威廉姆斯(Williams)学院、哈维穆德(Harvey-Mudd)学院对比,谁的本科教育更好? 

我知道写的会比较得罪文理学院的同学,但以下全部是基于大量观察得出的结论,个人主观判断占比其实并不高.

注:

1、以下ivy为泛指ivy plus,包括顶尖非ivy综合性大学,比如斯坦福,杜克,芝加哥等等

2、以下一切情况仅针对纯大陆背景的中国人.你如果是真美国人而且家里在美国有大量connection可以不用读了.

3、以下比较也综合了很多去了文理学院的学生私下给我的反馈(很多人之后转走了),不是我凭借脑洞在黑

4、为了防止被黑,强调一下,以下说的都是平均值,不应用于所有人.不是所有ivy毕业的就业都比文理学院好,文理学院理工科毕业也有去顶尖大学读phd的,但是这存在一个难度问题.如果你真想反驳的话希望你的论证方式不是我朋友系列.

     01

ivy vs 文理学院

先给大家普及一个常识:ivy league的学校前身严格意义上都是文理学院,所以ivy league的本科生教育,除了宾大的Wharton和工院以及Cornell农学院酒管等例外以外,本质上就是在文理学院进行的.

请在充分理解这一点的情况下阅读本文,千万不要假设ivy文科的课也是500人大课.

假设一个人从大学一开始就确定要专心(或者至少是投入大部分精力)做以下的一项的话, 那么结果大部分情况下应该是:

01文科phd路线:ivy占优文理学院

本科最常见的误区之一就是文理学院申请文科phd有优势,其实这真的是错觉

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错觉呢?

因为ivy读文科的基本都不会去申请phd.

由于ivy纯文科本身读的人就比读stem的少,而这少数人里面大部分又是死心塌地去law school,

所以我相信大部分人由于没见过一个ivy走文科纯学术路线的人以至于根本无法和文理学院的phd申请人做比较.

实际上我还真认识一些从大一开始默默学术一直到申请phd的ivy本科生(不全是中国人),这个圈子非常非常非常小,

但是从结论上来讲这样的人比起文理学院同水平的同学申请phd优势真的大太多了.

主要原因在于导师。

本科ivy读人文且比较投入的可能大二大三就开始各种regional conference走起了,

所以一般常投paper的都会有一个或几个教授经常做你的非官方导师.

因为人文学科在ivy小班seminar非常多,所以课上和老师混的一般会很熟,找一个导师也不会有多难.

一般来讲,你会发现你的导师大部分是Harvard/Yale/Princeton/You

name it等学校的教授带出来的phd,并且现在也战斗在研究的第一线,

所以他们写的强推对于phd录取是非常有含金量及参考价值的.

个别情况下甚至你的导师十分熟悉对面大学负责管招生的教授/准备招学生的教授,这种情况下甚至套磁根本不用你自己来做.

文理学院的教授可能教学水平很不错,但绝对不是以研究为导向,不然为什么还去文理学院教书呢?

顺带一提,根据个人观察,一般文科的conference里本科生表现最好的也是ivy的居多;top文理学院的好学生表现也不差,不过一般比ivy的人数少.

02理工科phd路线:ivy完爆文理学院

实验室的差距和老师科研能力的差距在那摆着,我想这条可能不用我细说了.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文理学院的同学其实可以3+2去Columbia SEAS或者Dartmouth Thayer读工程,所以可能觉得选择文理学院也无所谓,

但是说真的这条路因为课程安排太过紧张其实不是很适合做科研的同学.

03投行/PE/VC/咨询: ivy完爆文理学院

注意,大部分文理学院不是target school,包括很多人心目中的名校.

诚然,Williams, Amherst和Wellesley这些一般是不用太担心找工作的,

但是Swarthmore和Pomona毕业找一线工作可能都得随缘(不是找不到,但会比ivy难不少).

对于还不知道target school是什么鬼的高中小朋友,如果以就业来考虑的话最保险的策略就是不去文理学院.

04码农: ivy略占优文理学院

科技公司相对的不是那么注重学校名气, 所以本身就业难度差距不大,

但是文理学院的同学大部分情况下(注意,没说所有学校都这样)因为课程设置问题一般学CS会比综合性大学吃亏很多, 要多努力才能找到同水平工作.

此外,上面也提过,文理学院大部分可以走3+2去大茅或哥大读工程,这样就业会简单一些不过需要多读一年.

05NGO: ivy完爆文理学院

文理学院情怀一般是强过ivy的,但一般做NGO其实ivy更合适.

为什么这么说?名气呗.

不夸张地说, Williams这些别说在国内,即使是在美国比较偏远的地区也是有很多人没听过的,但是我目前没见过人不知道哈佛.

自己做NGO的话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募资(fundraising),而这一方面你的成就几乎完全取决于你的个人品牌以及家庭关系.

让我们先排除家庭关系的影响,一个人的个人品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身院校,这一点真的不夸张.

公益圈最有名的留学生应该就是玥飞哥,他拉赞助拉的非常娴熟,

但我相信他自己也会承认如果他本科毕业院校不是Yale而是Wesleyan(不黑,只是挑一个同州的顶尖文理学院)的话恐怕拉的赞助至少要缩水一半.

   02

学校氛围

01情怀: 文理学院占优ivy

ivy一般务实氛围更强一点,想去投行咨询的比较多,而且liberal比例会比文理学院低很多.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不好评论.

往好了说的话,我见过很多文理学院的同学有很远大的抱负,想要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往坏了说的话,他们其实一般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02接地气: ivy完爆文理学院

综合性大学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4年熬下来一个人很难维持一种纯理想主义的状态.

反观文理学院的很多同学因为位置比较偏僻学的也比较理想化,很多时候即使毕业了也还给人一种浮在天上的感觉.

这样的心态去就业和读phd其实都很危险.

去就业的话,老实说企业是不太喜欢浮在天上的人的,毕竟公司雇你来是要赚钱的,不是听你讲情怀的.

去读phd的同学,考虑没考虑过万一读不下去(for whatever reasons)quit了怎么办?

读完了找不到tenure track怎么办?

ivy毕业走phd的一般都有plan B,很多(not all)文理学院的同学这些可能是真没想过.

04思路开阔程度: ivy完爆文理学院

这一点差距非常非常明显,主要是因为ivy的academic offering比文理学院多太多太多了. 

很多学校对于cross-registration去研究生院选几门课也不会管的太严,从结果上就是文理学院的学生在博雅教育这个框架里可能学的还算广,

但是ivy的本科生在这点上本身就不比文理学院的知道的少,还有其他学院的课程耳濡目染的优势。

       03

写在最后的话

我这么写完已经做好准备要被文理学院的喷到不能自理了,但是说真的这些年观察下来确实是这么个情况.

文理学院无脑吹这个趋势应该是起源于CUUS,我也不知道一开始是怎么来的,但是老实说对于什么都不懂的高中生误导性真的很大.

你如果不是特别有钱的富二代的话,放弃ivy去文理学院(除了极少数,比如Williams,Amherst,Wellesley这些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般来讲不是一个很理智的选择,

因为一样的学费,投资回报率会差很多.

你如果真是特别有钱的富二代的话,学校牌子可能比教育质量重要,所以放弃ivy依然不是一个很理智的选择.

我见过太多因为情怀选择了LAC的学生,有的人坚持不住转学了,有的人想坚持下去最后忍不住gap了,有的人坚持了下去结果不错(比如去了很好的law school),

但是更多的是坚持下去了结果很不如意.

大学择校是一辈子的事,做决定之前务必三思.

给即将择校的高中小朋友提供一个Rule of Thumb:

01 如果录了ivy, 没意外别去文理学院, period.

极个别情况,如Cornell vs. Williams,可能需要看个人,

但先别管你们申请小圈子内的公认鄙视链长什么样(我估计大概率是lol man no brainer go to Williams),

理性点看绝对不会是Williams完胜,注意.

02如果录取了15-20的综合性大学和类似排名的文理学院,可以酌情选择但是应优先考虑大U

除非有其他的考虑, 比如你觉得St.louis犯罪率太高所以不想去.

03如果录取了20-35的学校,文理学院和大U在这个阶段比较持平,

可以根据课程安排,地理位置等来选择.

04如果录取了35-60的学校,如果不学习理工科应该优先考虑文理学院.

转学和phd前景应该都会好于同段位大U,同学水平也会高一些.

最后,你如果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情怀,请务必记得,给学费掏腰包的是你的父母,

请在follow your heart和对不对得起父母之间权衡取舍一下再做决定.

转自知乎

用户天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采编过程中难免出现信息来源不明的文章,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我们尊重您的知识版权,并按要求尽快做删除处理。请在本文底部【评论留言】或发送邮件至blogmen@126.com举报。

本文内容收集整理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国际教育指南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ffchina.com/948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